专硕培养
一、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专业硕士项目
清华天津装备院依托清华大学优势学科资源、发挥自身产学研与科技成果转化优势,汇集国内外知名企业力量,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进行创新探索。本项目面向智能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素养、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跨学科/专业进行沟通和交流能力,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该项目采用第一年在校学习,第二年和第三年在外实践的“1+2”模式,采用双导师策略开展项目。我院为学生搭建科研实践平台,建立管理保障制度,安排生活学习等基本条件。
该项目每年约有30名学生被录取攻读硕士。在已入学的学生中,已有多名同学获得了学业或综合性的奖励,包括: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1人、一等奖学金2人、二等奖学金4人,清华之友奖学金8人,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1人,清华大学研究生优秀共产党员2人、清华大学优秀共青团员2人,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2人,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党支部书记1人,清华大学十佳志愿者1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1人,清华大学优秀学位论文1人,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1人。
二、《高端装备实践》课
为提升研究生专业实践成效,创新专业实践组织形式,自2017年起,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将研究生专业实践必修环节纳入教学体系,开设专业实践基地课程,探索专业实践环节课程化。专业实践基地课程面向全校在学研究生开放选课,通过基地提供真实课题、学生跨专业组成实践团队、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等环节,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完成挑战性实践任务,并获得专业实践环节相应学分。清华天津装备院作为清华大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企业与高校的握手区,重点建设“1平台、2库、1基地”的教学模式。
自2017年起,清华天津装备院联合中车青岛四方联合举办《高端装备实践》课,吸引清华大学10余个院系的120余位学生参与到80余个项目实践活动中。在课程当中,清华天津装备院和中车青岛四方均融入了自己的特色环节和课程,例如天津基地的“创新思维训练营”,中车青岛四方的“青年成长成才主题课程”、“大师工匠交流研讨”等。2022年清华天津装备院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跨专业创新思维课程最为突出。跨专业创新思维课是《高端装备实践》课总结开课经验、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而进行的教学模式创新和有益实践探索,拓展了实践基地课程的组织形式,丰富了实践基地课程的内容,有效地促进了不同学科交叉协同发展。